课程研究
例谈高三生物复习试卷中图文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者:: 时间: 02016-12-28
 

李娜:高三生物复习试卷中图文资源的有效利用.docx

例谈高三生物复习试卷中图文资源的有效利用

 

李娜

 

高三生物学复习中,学生身经百战,阅卷无数,但未必能对试题中出现的典型图文进行整理并总结,而这时老师若是稍微花点心思,便能将试卷中出的图文资源转换成非常有效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自己实践过的题目基础上进行知识提炼和经验总结,将大大提高复习中重难点的突破的效率,下面就几个实例谈谈我在复习教学中的体会。

一、帮助学生直观具体地理解课本抽象知识

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一节中我们可发现,学生对于“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分泌,但由垂体释放”这个要点的理解非常不透彻,通常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记忆,但非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又岂能长久,于是就出现记了忘,忘了又背的现象。在一份某地的模拟题中,我发现题中的图1能帮助学生理解分泌和释放的区别,于是在试题评讲时又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激素b(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分泌出来,再经垂体释放出来,并总结垂体和下丘脑的位置关系,学生瞬时觉得恍然大悟,大呼原来如此,看来这个图片的效果是显而易见了。                                1

 

二、梳理知识联系,掌握解题技巧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中,学生对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分析一直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一做题目,出现能量流动的去向,便常有学生向我反映不知何时该填生长发育繁殖、粪便、分解者等。针对学生的问题,我用课堂板书和学生共同画出下图3,并节选出学生做过的题目,师生共同分析图解,得出某营养级的能量去向首先分为2部分,分别是: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和呼吸作用散失;进一步分析每个部分的去向,总结出能量的最终去向有3个,分别是:自身呼吸作用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一边分析,一边引导学生结合题目类型总结正确答题的方法,大多学生反映比较清晰。

节选试题(下划线文字处为填空):

1)北极狼同化的能量中仅有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其余在呼吸作用中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供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外,还能够提供给分解者和流向下一营养级。

 

 

 

2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可再从题目中节选2个不同的能量流动分析图,学生分析两个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掌握2个图的知识联系,教师进一步总结图5实质是某个营养级的能量的具体分析图,而图6是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的流动归纳图,两个图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在解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是哪一类图形,再做具体分析。

3 能量流经某营养级示意图                   4 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总能量)

 

三、区分易混知识

节选题目(判断正误):

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3.B处不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

在此题中,很多学生认为第13问是正确的,这是混淆了群落的垂直、水平结构和地理学科中的垂直带性,因此,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图5帮助学生区分3个概念的不同。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了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不同形成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强度、食物等有关。水平结构的理解可以利用B处进行拓展,在B处水平方向上不同的地面土壤湿度不同(或光照、地形、盐碱度)导致不同植物(动物)的镶嵌分布则是水平结构。而垂直带性是指在山地和高原地区,根据海拔高度的变化所引起的气候、土壤、生物群落的差异而划分出来的垂直方向上的条带,可见,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既不属于水平结构也不属于垂直结构。

5

 

四、强化课本基础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原题节选:过程①通过的方式是______(答案:自由扩散),在此题中,教师可以借图3引导学生回顾并强化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固醇类),属于脂溶性物质,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所以它的受体是在细胞内,而很多激素都不能通过细胞膜,它们的受体只在膜上,由此总结出激素的受体并不都在细胞膜上。

 

 

 

 

 

 

 

6

 

五、知识拓展,打破思维定势

选修三课本“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一节中,介绍用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使骨髓瘤细胞和B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来产生在单克隆抗体,学生对于过程并不难理解,对杂交瘤细胞的印象尤为深刻。在一次考试中出现了图2,学生对于题目中“细胞Ⅰ为______”不假思索就写上了“杂交瘤细胞”。考后试题评讲中,我借机引导学生翻看课本中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图解并总结与试题中的方法的最根本区别是什么,学生很快总结出使B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的方法分别是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我又趁热打铁告诉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审题,不要一叶障目,看到单克隆抗体就想当然以为一定是课本中介绍的方法,很多时候达到目的的方法是不止一种的。

7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对各种资源的分析要有异常敏锐的洞察力,这样才能将原本平淡无奇的试题资料为老师教所用,为学生学所用。